您当前的位置:

示范区“智慧律师”上线 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

来源: 责任编辑: 发布时间:
打印

为切实解决律师资源分配不均,群众咨询费用较高等问题,示范区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,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、现代化、专业化水平,强化“互联网+法律”思维,投入50余万元,引入10台“无人律所”,在示范区构建起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,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实现互联网公共法律全覆盖的县区,切实实现法律服务群众 “零距离”。

一、全年无休,实时连线。示范区引进互联网“无人律所”综合服务一体机,分别投放于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政务服务中心、示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八个司法所,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技术手段,整合全国律师资源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,通过互联网连接区域内知名律师事务所及全国近五万名律师,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免费法律服务,将线下咨询办理变为线上操作,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,解决了辖区内人口基数较大、律师资源不足的问题

二、专业指导,咨询无忧。针对因年龄较大、视力障碍等特殊群体无法自主使用“无人律所”设备的问题,示范区司法局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,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“无人律所”使用流程,第一时间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助。

三、咨询便捷,防控疫情。通过互联网“无人律所”平台“24小时不打烊”线上服务,法律服务成本有效降低,群众法律咨询更加便捷,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有效防控。

四、拓宽渠道,提高素养。“无人律所”设备引进后,示范区多次邀请青少年体验普法功能,相较于传统线下宣传模式,青少年群体对“无人律所”所展现的趣味漫画、法律小故事更感兴趣,这种趣味普法方式,弥补了线下宣传的不足,群众办事情找法,解决事情用法,有问题依法的观念得到大幅度提高,法治素养逐步提升。

五、整合资源,全面覆盖。互联网“无人律所”平台在示范区全区覆盖推广之后,改变了传统法律服务信息不透明、服务形式和场景单一的局限,有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科学布局、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,示范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,实现线上线下相连通,实现法律服务群众无死角、零距离。

相关文件:

    【下载DOC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相关信息